济南皮肤疮疡医院官网

【医学科普】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:科学治疗与生活管理指南

 

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:科学治疗与生活管理指南



     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经过规范治疗 3 个月以上仍未愈合的伤口,常见于糖尿病足、压疮、静脉性溃疡、烧伤后瘢痕溃疡等。这类创面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,还可能引发感染扩散、败血症等并发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本文将从病因、治疗方法、医院特色及日常护理等方面,为您全面解析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诊疗要点。

一、认识慢性难愈性创面

1. 常见类型

  • 糖尿病足: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神经病变和血管损伤,足部出现溃疡、感染甚至坏疽,截肢风险高达 15%。
  • 压疮(褥疮):长期卧床或坐轮椅者因局部受压缺血,骶尾部、足跟等骨突部位易形成溃疡,老年患者发病率显著升高。
  • 静脉性溃疡: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皮肤营养障碍,溃疡多位于小腿内侧,常伴皮肤色素沉着。
  • 放射性溃疡:因肿瘤放疗导致皮肤及深部组织损伤,愈合周期长且易复发。

2. 核心病因

  • 局部因素:坏死组织残留、感染(尤其生物膜形成)、血液循环障碍、创面深度触及骨膜或关节。
  • 全身因素:糖尿病、营养不良、免疫功能低下、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。

二、科学治疗:多学科协作与创新技术

1. 综合治疗原则

  • 控制基础疾病:如通过胰岛素泵精准调控血糖,改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。
  • 清创与感染控制:采用 “蚕食法” 逐步清除坏死组织,结合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,必要时使用中药膏抑制生物膜。
  • 改善局部血供:通过血管介入手术重建下肢血流,或使用中药膏促进肉芽生长。

2. 前沿技术应用
  • 中医药特色:中药油膏(如济南皮肤疮疡医院的 “张萍大夫抑菌膏”)通过清热解毒、去腐生肌,促进创面自溶清创,总有效率达 95% 以上,且费用较常规治疗节省 50%。
  • 干细胞疗法: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皮肤细胞、促进血管新生,并通过旁分泌效应调节免疫,加速创面愈合。
  • 生物制剂:如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(PDGF)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,适用于难愈合的慢性溃疡。

3. 手术修复

  • 皮瓣移植:对于深度创面或合并骨外露者,采用带血管蒂的皮瓣覆盖创面,可显著缩短愈合时间。
  • 皮肤牵张闭合技术:通过机械张力促进创面边缘靠拢,避免植皮手术,适用于术后切口不愈合。

三、医院特色:专业化诊疗与人文关怀

1. 多学科协作模式

  • 内分泌科:精准调控血糖,预防糖尿病足复发。
  • 血管外科:通过介入手术开通闭塞血管,改善创面血供。
  • 营养科:制定高蛋白、高维生素饮食方案,增强患者免疫力。

2. 先进设备与技术
 
  •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:精确评估创面微循环,指导血管重建手术。

3. 个性化服务

  • 创面门诊:提供专业换药、清创及敷料选择指导。
  • 远程随访: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方式跟踪患者愈合情况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四、日常护理与预防

1. 居家护理要点

  • 体位管理:压疮患者每 2 小时翻身一次,使用减压床垫或坐垫。
  • 创面清洁: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洗伤口,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。
  • 敷料选择:根据渗液量选择水胶体、泡沫或藻酸盐敷料,保持创面湿润。

2. 高危人群预防

  • 糖尿病患者:每日检查足部,穿透气鞋袜,避免烫伤或外伤。
  • 长期卧床者:定期进行康复训练,加强营养支持。
  • 吸烟者:戒烟可降低血管病变风险,促进创面愈合。

五、典型案例: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

     患者情况:72 岁男性,糖尿病病史 20 年,右足背溃疡伴感染 3 个月,创面直径 5cm,深达肌腱。
     治疗过程

  1. 清创与抗感染:分次清除坏死组织,结合中医药治疗 7 天,渗液明显减少。
  2. 中药调理:口服益气活血中药,外用中药膏加速上皮化。
  3. 结果:治疗 2个月后创面完全愈合,随访半年无复发。

六、何时需及时就医?

     若出现以下情况,应尽快就诊:

  • 创面持续渗液、异味或红肿加重;
  • 发热、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;
  • 创面边缘出现黑色坏死组织或窦道;
  • 合并下肢麻木、疼痛或间歇性跛行。

     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需要医患共同努力。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案、先进的技术手段及细致的日常护理,多数患者可实现创面愈合,重获健康生活。我院创面治疗中心将以专业的团队、创新的技术和人文关怀,为您的康复保驾护航。

就诊提示
 
  • 咨询电话:0531-88923503
  • 门诊时间:24小时。